你成心想把一家大企业做垮也是一件难事
品生命周期”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战略和产品,哪个更重要?
“战略”这个词是我们在各种高大上的场合非常愿意讲的一个词。
那么,我们再逼问一下自己:战略和产品哪个更重要?
这里我要引用一下《冬吴相对论》中吴伯凡的一篇文章,叫《Bye Bye企业老板,Hello产品英雄》。文中提到:“四五年前,如果一个企业只是在谈如何做产品,而不关心如何制定战略、打造品牌,就会被看成是一家胸无大志的企业,企业的领导人一定会被认为是一个小打小闹修修补补的小企业主。而在今天,谈论战略已显得滑稽不堪。”
万科的总裁郁亮也讲过类似的话,“我觉得战略都是没有用的。在一个行业规则剧烈波动的时期,清晰的或者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是做不出来的。而在有了目标之后,你只能凭方向感向这个方向努力。”郁亮的意思是战略不重要,方向感重要。
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逻辑,让战略、品牌边缘化,甚至虚无化,而产品几乎成为一切呢?如果让我来解释,六个字——产品生命周期。
在工业时代,产品生命周期漫长,企业对变化的观察、预防有足够的时间,你成心想把一家大企业做垮也是一件难事。而今天,产品生命周期进入“快进”的年代,产品的辉煌期大大缩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对当下企业的诅咒,既有优势“速朽”的年代。
为什么说今天是方生方死的时代,《创新者的窘境》中的解释是:技术进步的步伐一定会超过市场需要的速度;而当产品性能过度时,产品的生命周期就会发生变化。
《奇点临近》一书中说道,当技术刚开始出来的时候,通常进步不是很快,跟线性增长区别不大,但是达到一个拐点后,其增长速度非常快,会呈现出指数增长。
《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与《奇点临近》的作者看法一样,他也认为技术是有生命的,技术进步一开始可能很慢,但是过了拐点之后,技术会加速进步。
大家想想看,如果技术进步的周期越来越快,就意味着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以这张图为例,持续性技术进步时的产品生命周期等于新的技术能够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时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图中最右边的垂直方向虚线。这张图其实适用于工业时代,我们看持续性技术进步是线性增长的一条直线。
而今天,技术进步的方式是指数级增长,也就是图左边箭头向上的曲线,于是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变为左边的垂直方向虚线,这是今天正在发生的变化。
再来看这张图,来自于《大爆炸式创新》这本书。过去,常规的市场接纳创新的曲线是一个正态分布式的产品周期。产品生命周期长,产品早期使用者的数量增长和晚期使用者的数量衰减都比较缓慢,哪怕到了最后还是会有少量的人使用你的产品。
但是,这种正态分布是否已经过时?
今天,市场接纳创新的曲线已经变成鲨鱼鳍一样的形状。用户只有两类人,试用者和其他人。产品根本没有漫长的生命周期,而是迅速成功引爆市场,当达到顶峰后,又迅速退出市场。现在各位理解铁杆粉丝的意义了吧?没有铁杆粉丝迅速形成的势能,就不会有后边的爆炸式成长。
我们再来看大爆炸式创新。
今天的产品周期是:奇点→大爆炸→大挤压→熵。这里大爆炸是一个迅速上升的过程,大挤压是一个迅速下降的过程。最后,产品因为熵增,迅速地结束生命周期。
这个过程意味着,今天如果慢条斯理地推广一个产品,会很危险。假如你推广产品时,不能迅速引爆市场,然后再落下去,而是不死不活的话,你在推广上会非常困难。这是由于今天技术加速进步带来的变化。没人喜欢“方生方死”的时代,但你没办法。
正如王东岳老师所说,从低端到高端,是单向度加速演变,越低级,越稳定,越高级,越动荡越飘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生命周期趋零,处于一种方生方死的状态。
产品是王道
在野企业凭借一款产品就可以横空出世,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颠覆,以产品为颠覆
创业营一期学生季攀、王雨豪说:“基业长青的组织将不复存在,我们将进入一个颠覆式生存的时代。”吴伯凡说:“这是‘小时代’盛行的‘大时代’。让企业免于速朽的,是企业的快速自我刷新的能力。”
什么叫“颠覆式生存”?什么叫“快速自我刷新的能力”?苹果在乔布斯时代从iMac、iPod、iPhone到iPad有过好几轮的颠覆,可是除了乔布斯,还有几个人能做到呢?非常的艰难。
这是当下企业的优势。今天的企业凭一款产品就可以横空出世,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小米手机、微信、余额宝就是例证。
大家想想,微信出来以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日子好过吗?早期微信团队只有60人,移动公司两万多名员工,微信那么少的人做了一款产品,却几乎颠覆了整个电信行业,你不觉得这很残酷吗?对比可想而知!
阿里巴巴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基金,但凡阿里巴巴去做银行业务,各位认为中国的银行是否能做过阿里巴巴?没有任何可能性。
小米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居然已经超过了三星,成为中国第一名。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个时代有深刻理解,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产品是王道。颠覆,以产品为颠覆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常
下一篇:研习社的调调就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