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和数据网的运行速度一直都在迅速提高
今天,图灵最为人们称道的成就是他创造的虚拟计算装置——图灵机,那是现代计算机的雏形和蓝本。1936年,图灵发表了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的论文。他在论文中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图灵机的模型,当时他只有24岁,不久之前刚刚当选为剑桥大学研究员。图灵写这篇论文,本意是要证明不存在逻辑或数学上的完美系统,也就是说,总有某些命题无法证明是真是假,这样的问题是“不可计算的”。为了证明这一点,图灵虚构了一个简单的数字式计算机,该计算机能够执行指令代码,而且能读写和擦除有关符号。他在论文中证明,可以为这样的计算机编写程序,使之执行任何其他信息处理装置具备的功能。那是一台“通用机器”。
“抛开运算速度不考虑,可编程计算机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同的计算过程,无须设计新的计算机器。这些不同的计算可以在同一台数字计算机上完成,只要为每种情况编写合适的程序即可。”在后来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图灵解释了这个问题。他总结说,这意味着“所有的数字计算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等价的”。图灵并不是第一个对可编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提出设想的人。在他之前100多年,另一位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就计划制造一台“会分析的机器”,这台机器将是“最具一般性质的机器”。但是,图灵是第一个理解数字计算机具有无限适应性的人。
图灵去世以后,仅仅过了几十年,他所设想的通用机器就变成了我们的通用传媒,这是图灵无法预料的。由于传统媒体传播的不同种类的信息——文字、数字、声音、图像、视频——全都可以转换成数字代码,因此这些信息都能“被计算”。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到“色情小调”,全都可以简化为0和1组成的数字串,并通过计算机加以处理、传输和播放。如今,有了互联网,我们正在亲眼目睹图灵的发明所产生的极其深远的意义。数以百万计的计算机和数据库相互连接,形成了互联网。互联网就是一台性能无法估量的图灵机,而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互联网都包含了我们的大多数智力技术。互联网成了我们的打字机和印刷机,成了我们的地图和钟表,成了我们的计算器和电话机,成了我们的邮政局和图书馆,成了我们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互联网甚至还接管了其他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的软件程序通过互联网,或者按照硅谷的说法,通过“云计算”运行,而不是一定要在我们本地的电脑上运行。
图灵指出,他的通用计算机的制约因素是速度。从理论上讲,即便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也可以执行任何一项信息处理的任务。不过,复杂的任务——比如生成一幅照片——花费的时间太长,成本太高,因此在现实中是不可行的。一个人在暗室里利用化学药水完成冲印照片这一工作可以说是又快又省。不过,事实证明,计算速度的限制只是一个临时性障碍。自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大型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和数据网的运行速度一直都在迅速提高,而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的成本也在急剧降低。过去30年来,大约每隔3年,计算机芯片每秒钟处理的指令就会翻一番,而其处理成本差不多每年都会下降一半。总体而言,自20世纪60年代迄今,一项典型计算任务的成本下降了99.9%。自从万维网技术发明以来,互联网数据流量平均每年都能翻一番,网络带宽的增长同样十分迅速。图灵时代无法想象的计算机应用如今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例行任务。
作为一种传媒,网络的发展之路以胶片感光般的速度重演了现代传媒的完整历史,数百年的时间跨度被压缩到几十年。互联网复制的第一台信息处理机就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机。由于文字转换成软件代码相当简单,而且也便于网络共享——这个过程不需要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不需要高速度的传输带宽,也不需要高性能的显示屏幕,因而早期网站上全都是文字。我们用来描述网上内容的术语——网页——强调的就是它与印刷文本之间的联系。有些报纸杂志出版业者认识到,大量的文章可以像广播电视节目一样迅速传播,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些人成了最早在网站上开办在线业务、发表帖子及其他文字内容的先行者。文字传播无比便利,这也导致了电子邮件的普及,使之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交流形式,从而让亲笔写信变成了陈旧过时的行为。
随着存储器和网络带宽的造价不断下降,把图像纳入网页就有了可能。起初,图片就像经常与它们相伴而生的文章一样,都是黑白的,而且分辨率很低,图片非常模糊。这些图片看上去就像100年前报纸上印出来的第一张照片一样。但是?
上一篇: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