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期间一致
(5)软件接口应尽可能直接取数。例如库存管理系统、委外管理系统,与存货核算系统存在数据交互,存货核算系统会将存货单价反写到库存或委外管理系统的业务单据上。软件接口应直接取存货核算系统的数据,而不是库存或委外系统的数据。
(二)硬件接口
多维组合成本需要采集广泛的数据。信息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提供的数据越多,但没有一家企业,无论其信息化程度有多高,在实施多维组合成本前,是能够提供全部所需数据的。
缺乏的数据如果手工采集,工作量势必很大,将阻碍多维组合成本的顺利推行。这就要求应用计量设备自动采集,并通过硬件接口将计量设备采集的数据进一步采集到多维组合成本系统。
常用的计量设备包括传感器、扫描枪、GPS、GIS、RFID(射频识别)、条码等,可采集的数据无所不包,例如距离、面积、作业次数、作业工时、温度、湿度、功率等。
3初始数据准备
多维组合成本系统和其他信息化系统一样,上线一般不是在企业刚刚建立时,而是在企业的持续经营过程中。因此,应结合经营现状,将目前的经营数据完整、准确地纳入系统,即做好系统的数据准备工作,包括静态准备和动态数据准备。
一、静态数据准备
静态数据就是一般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据,例如客户、产品、作业、部门、员工、成本项目等主数据。
静态数据的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会计期间一致。例如,业务处理系统的会计期间是每月28日截止,则多维组合成本系统也应是每月28日截止。这样可使两个系统的时间一致,方便理解,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主数据内容一致。内容一致不是说主数据不可增加或减少,而是不可修改。
不同于业务处理系统,多维组合成本系统并不产生新的业务数据,而是将已有的业务数据进行归集和分摊,产生新的成本数据以满足内部管理需要。多维组合成本系统仅涵盖与成本计算有关的静态数据。如果一开始不清楚哪些主数据与多维组合成本的计算有关,当然也可以照搬业务处理系统的全部主数据。
相同的主数据,其内容不可增、删、改,例如,业务处理系统的客户有888个,多维组合成本系统也应是相同的888个。
(3)主数据属性一致。属性一致不是说主数据属性不可增加或减少,而是不可修改。
主数据属性可作为多维成本分析时的维度,例如客户有分类属性,则不仅可查询客户维度的成本,也可查询客户类型维度的成本。如果不需要将主数据属性纳入多维分析的维度,则该属性可减少。例如产品有不同的计划属性,我们不需要按MPS(主生产计划)或MRP(物料需求计划)等不同计划属性去查询产品成本,则可以不要该属性。
如果业务系统的主数据属性满足不了多维成本分析需要,则可增加新的属性。例如对资产可增加是否监管属性,对作业可增加是否增值属性,对费用项目可增加是否可控、是否相关等属性。如果一开始不清楚需要新增哪些属性,可以预留几个自定义属性。
相同的属性,其内容不可增、删、改,例如,客户的信用等级属性划分有6个,多维组合成本系统也应是相同的6个。
(4)主数据关联关系一致。主数据之间是有字段关联关系的,例如作业与工作中心的关系,部门与人员的关系等如图5-1所示。
图5-1静态数据的关联关系示例
多维组合成本系统的主数据关联关系,应与业务系统保持一致。
二、动态数据准备
动态数据就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据,例如生产任务单、销售订单、快递单等。它们限定了分摊范围,提供了分摊标准的数值来源。
动态数据的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仅涵盖与成本计算有关的动态数据。在介绍软件接口时,列举了与成本计算有关的动态数据。与成本计算无关的动态数据,如采购订单、采购入库单等,就不需要准备。
(2)仅涵盖处于执行状态的动态数据。在介绍分摊范围时,列举了业务单据有关的执行状态。与成本计算无关的执行状态,如已经执行完毕而关闭的生产任务单、销售订单、快递单等,就不需要准备。
4系统上线运行
一、系统测试与模拟演练
模拟演练与系统测试不同:
(1)模拟演练的主要目的是使所有用户熟悉未来的操作环境、操作流程和操作界面,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解决方案。
(2)模拟演练是所有用户参加,系统测试仅项目组关键用户参加。
(3)通俗地说,系统测试就是扯皮的过程,将企业实务这张皮与软件系统这张皮扯到一块去。对于扯不到一块去的部分,如果是软件系统的问题就由乙方二次开发,如果是企业实务的问题就由甲方现场整改。系统测试完成就说明扯皮过程完成,可以贯彻落实解决方案了。模拟演练就是对已经达成一致的、不容再争议的解决方案进行演习。
二、关于系统并行
多维组合成本系统的上线运行,不影响原有信息化系统包括成本系?
上一篇:为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