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家看到持续行动后的阶段成果
(3)上门踢馆打卡式
为了刺激大家保持新鲜感,吉吉开始邀约一些在自我成长领域很有坚持和分享精神的伙伴加入,他们的存在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每一期的踢馆嘉宾都让人很期待,群里很有气氛。
如早在2015年11月、12月,吉吉留意到简书和十点读书的分享文章,私信给@彭小六和@剽悍一只猫,邀请到他们空降 A组,加入踢馆。
既然是踢馆,项目必须虐才好玩。@彭小六当时挑战了每天一幅手绘,每天半小时阅读一本书,完成踢馆后他说,“这是虐过我的一个社群”;@剽悍一只猫则选择了每天阅读并分享一本演讲类书籍,因为任务非常挑战,开始时他担心时间不够,没有足够信心一定会全勤,但他最终坚持下来,打卡的文章投稿到一些大的平台被录用,这极大地激励了他,结束打卡后,@剽悍一只猫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在2016年短短一年间积累到了60万粉丝,成为个人成长领域的超级 IP。
除了倚靠吉吉个人去发掘踢馆嘉宾,后来她还设定了一个规则:天使人制,指定群内的一两个人,邀约适合踢馆的嘉宾,这样嘉宾的选择会更多元。因为打卡群运作时间长、口碑很好,前身又是趁早读书会打卡群,所以群内后来陆续邀请到多位趁早读书会长以及 icon,包括来自国内的深圳、佛山、吕梁、洛阳、宁波等地以及国外新加坡等地。
(4)孵化大咖打卡式
在打卡群待过的牛人很多,很多人后来都有了响当当的个人品牌,开设了个人课程甚至出书,吉吉见证了大家坚持的过程,想到是否可以让打卡群人人有分享机会,把群当作一个温暖、放心的安全地,迈出分享这一步,从而走向 IP之路呢?
吉吉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在几十人的打卡小组,可以以15~30分钟“语音分享”的方式轮值,也就是一次“微微课”,分享内容可以是好书、好电影,掌握的某种有用的值得扩散的技能、生活智慧等。
第二,在几百人的大群或吉吉打卡群千聊直播间进行分享。这个环节,在打卡开始前的项目收集表单中开放报名入口,再由大家匿名投票选出想听的话题,在21天内安排时间做主题分享,分享的伙伴都准备得非常认真。这个环节不仅是一次个人成长尝试,也提升了打卡群的黏性和体验。有小伙伴在之后的打卡中,尝试将微课拓展,研发专门打卡课程,成功做出个人品牌课程,如图3-25所示。
图3-25
(5)付费参与式
前面提到,社群得以运营的核心要素,需要包括有合理的盈利模式。打卡社群并不是个盈利的好项目,越好的黏性需要越多的人力投入,在扩大规模和保障体验上,存在一些矛盾,也需要运营成本做支撑。
吉吉的打卡群,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都是免费的,押金用于奖金池、执勤人的象征性鼓励,吉吉投入很大心力运营,却分文未收。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尤其在个人品牌崛起的时代,社群往往是优质IP 的标配。吉吉对“趁早”有很深的感情,但还是下了决心,将这个长期由她个人运作管理的打卡群,从“深圳趁早读书会打卡群”更名为“吉吉21天打卡群”,并由免费改成收费。
最开始,吉吉很忐忑,雷锋做久了,大家会不会觉得她突然“钻进了钱眼儿”,但她鼓起勇气,诚恳且不卑不亢地给大家发了一段文字,叙述了公益转收费的心路历程,并将付费后如何附加价值的思考,和伙伴们一起分享。
让吉吉非常感动的是,运营收费制,获得了打卡元老们的全票通过支持,因收费流失的伙伴只有不足5%。不过,从营收角度来说,打卡群仍然不是盈利产品:吉吉21天打卡群的运营费用,历经3 次调整,从50元到88元,其中 A 组元老享受永久收费50元,参与执勤、运营的伙伴,给予免费优惠。扣除邀约嘉宾、支付庞大团队的运营费用成本,确实性价比不高。吉吉坚持和运营团队拿同样的酬劳,将剩余资金滚动至运营资金池,以支持打卡群的长远发展。
纯粹的打卡社群,维护的确不易,但一旦投入心力、保障体验,黏性往往非常高,目前有很多个人品牌课程,会借鉴吉吉的打卡社群模式,将打卡植入课程或作为个人品牌的延展以留住粉丝。吉吉也希望,未来自己以及参加多轮打卡群的高手——那些本来就有一技之长或者专注领域的伙伴,能为打卡群嵌入专属课程,并找寻对接出口(工作介绍、变现机会),用“课程+打卡+资源链接”模式,让大家看到持续行动后的阶段成果,形成闭环。
例如,参加了吉吉21天打卡群的小果儿妈,与吉吉的母婴公众号合作,研发了“慢成长辅食训练营”,并应用了打卡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部分伙伴也因此成为了辅食达人,开始了创业之路。
3.4 擅用红包
1.为什么要发红包
想要知道怎样发红包才有效,就必须清楚为什么有些红包发了毫无效果。红包没有效果往往是因为目的性不强。
课堂讨论
你在群里抢过红包吗?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抢红包的情况出现呢?发红包的人出于什么目的发红包?将小组中的发言总结一下,看能够总结出多少种。
发红包的目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1)活跃气氛
比如节假日,群里聊得非常开心的时候,发个红包活跃一下气氛。
(2)新人报道
这也是一种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