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3)不存在。
您当前的位置: 抖音公关 > 公关

捍卫公民隐私权的议题

作者:admin 时间:2021-11-08阅读数:人阅读

  一回。

  李清乐?/?虎嗅编辑

  与作者的交流仅限于网上。有时候会好奇,他有怎样的经历会写出这样的文章。也会羡慕那些能一针见血、点明要害的作者。入职虎嗅4个月,错过它2015年的大半年,希望这本书能弥补上。

  吴倩男?/?虎嗅编辑

  你怎么知道,互联网死了23%才只是开始;你怎么知道,动漫和二次元是两个东西;你怎么知道,BAT是更好的“接盘侠”;你怎么知道,“共享经济”并不只会出现在出租车业和酒店业;你怎么知道,互联网金融是风口还是悬崖;你怎么知道,你不在了,手机还在,微信还在。你怎么知道。看这本书就会知道。

  华思雨?/?虎嗅运营

  我记得《人物》有一篇文章说知乎的周源是“文火熬汤”,其实虎嗅何尝不是。过去这几年,作者们像工蜂一样给虎嗅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内容,有深扒、有分析、有点评,甚至还包括《现代化十六讲》这样看似和商业科技无关的内容。在我看来,虎嗅最大的优点在于自由,自由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生产上的自由,以及从信息到人的自由,说解放思想有些夸张,但启蒙心智、开阔视野则毫不为过。

  马伟民?/?虎嗅编辑

  致素未谋面的你:

  你和我#或许只是我#最大的问题在于

  读书太少而想太多、见识太少而鸡汤喝太多、视角太窄而心太宽

  为此,我有一个还不错的建议

  2015,关于商业科技和未来视角……

  那些你不该错过的细节沉淀,可以来这翻翻。

  还想说的是

  我们在招人

  明年的序你来写

  猴不猴啊……

  周栋?/?虎嗅运营

  作为一枚在虎嗅待了两年的新人,学习当是常态,而本书中不少作者被我尊为老师,他们每或以视角之新奇、见解之深刻、笔触之辛辣打动我,叫好之余又感叹一下差距,亦算鞭策。

  王立娴?/?虎嗅编辑

  “精选”二字似乎代表着干货、方法论甚至创业成功学。但我认为在虎嗅文章里,更可贵的是遇见“为什么?”“这不对!”以及“还有呢?”这背后是质疑、否定和求索——这些推动创新的原动力。虎嗅最近有些招黑,也有人说虎嗅戾气重,但正是作者的惴惴不安、嬉笑怒骂和脑洞大开逼人们去思考。你开始了,就没法停下……

  罗砚?/?虎嗅编辑

  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农村,一个高贵冷艳,一个无比接地气,究竟谁会掌握2016年的下一个风口?还有哪些从没爆发过的能量,会在某个不知名的领域发出巨响?

  张依依?/?虎嗅运营

  2015年,我在虎嗅的第一年。开始渐渐习惯在自己所工作的平台上看见以往似乎遥远的意见领袖、网络红人们说学笑骂,也开始渐渐沉淀,试图碰触那些词汇的巧妙组合背后深刻的洞见。这一年,和过去的每一年一样,风云变幻,或许多年以后想起来亦平淡无奇,但当你再读起这些对于“变化”的思考,你会突然懂得2015年里潜伏的深意。

  曾欢?/?虎嗅编辑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割裂。这种不均等,体现在财富分配上,更体现在教育上。尤其是,体现在信息的获取和掌控上。如果说人类经历过公民平权运动,那么21世纪,我们将面对的是一场捍卫公民隐私权的斗争。科技的飞速进步,改变了商业的形态,也改变了政府管理国家的手段。科技成了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办法。捍卫公民隐私权的议题,从来没有如此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在虎嗅,我们关注最前沿的技术趋势,我们也同样关注因技术发展而带来的更加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现阶段或许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但是必将在未来愈加凸显。

  韩昭?/?虎嗅编辑

  某位虎嗅读者讲过,30岁之后,思维结构逐渐固化,再看文章,不求体系完备,但求观点新奇,甚至最好能刺痛自己,逼自己从舒适区挪出来透透气。在我看来,评论尸和伯通的文章就有此等妙用。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人造天堂,别错过。

  姚坤?/?虎嗅编辑

  好文章要做到四点。一是让当事企业无话可说。他们都是行业专家,但面对有理有据的点评甚至批评,心中不爽也不便发作。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很少有文章能够成为经典,但至少要做到一两年后回过头来看不会被“打脸”。做不到这一点的文章对读者的价值不大。三是有“景深”,被描述的事件发生在今天,但写作者心里要知道昨天、前天并将必要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四是不能被“机器人”替代。虎嗅这本精选集里的文章即是如此的好文章。

  李彤?/?虎嗅编辑

  我借他的笔,你借我的眼睛。作者与编辑每日如农民般翻拣耕耘,存着希望“手作出更多价值而不是垃圾”的侥幸。至于这侥幸有几分成真,评判者是你。向在虎嗅平台上辛苦劳作365天、7×24小时无间断写作与编辑的人们鞠躬,感谢!

  李岷?/?虎嗅创始人

  第一部分

  从零到一说创业

  2015年,中国创投走了一圈“小一轮”,从年初的万马奔腾,到下半年的资本寒冬。短短几个月间,创业者们在大势之中如同坐过山车经历大起大落。

  我们从趋势、经验的维度挑选出虎嗅在2015年与创业相关的精华文章 。不要嫌干货太干哟!

  趋势。BAT是中国创业者在可见未来仍回避不了的主旋律。作者毛琳通过文章《事态从“BAT抄你怎么办”变成——“BAT不投你怎么办?!”》论证:资本寒冬下,BAT是最好的接盘侠。你大可看看是否认同。

  经验。这里不打包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

标签: 危机公关
会员头像

admin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