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被相当一部分老顾客所抛弃”
QE这事是比较担忧的,一旦计划出来,代表了继续释放泡沫的空间就没有了,那么核心赛道的估值预期就得下降。提示风险我觉得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真的有明显的波段调整,对于长期反而是好事情,绝不是坏事。否则真就这样天天涨,怎么介入?只是持筹者的盛宴而已,半导体、光伏也是如此。我觉得就算锂电池调整,细分化赛道或许后面会走独立,比如钴镍和磷化工。
主持人:为什么?
骄阳:这几块从趋势和量能看,算是刚起步,目前估值还是很低的,对应2022年,估值在20倍以下的更是比比皆是。技术走势上,这3个板块个股20天线优势明显,如果真的有很好的调整能够触及,那么对标新能源赛道应该就属于低估的。
主持人:短期资金还有可能会流向哪里?
骄阳:周五盘面其实有所反映了,军工板块走的很强。另外得多留意一下行业信息和逆势走强的低位滞涨品种,看是否有共振了基本面的新东西出来。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火锅先驱呷哺现“中年危机”罹患大企业病、激励机制缺失
本刊记者惠凯
呷哺是火锅赛道最早上市的公司,但2020年年报业绩不如预期,还被港股投资者用脚投票。多位呷哺在职或离职员工坦言,呷哺呷哺的发展战略反复摇摆、激励机制不足、管理层臃肿、老员工纷纷离职等问题已存在许久,严重掣肘了公司的发展。
呷哺呷哺是中式餐饮现代化经营的典范,也是港股“火锅双雄”之一,上市后得到了高瓴资本等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但在公布2020年财报后,股价加速下跌,年内已跌去五成。
2020年报显示,公司去年营收54.6亿元(呷哺营收35亿元,凑凑营收17亿元),同比明显下滑;净利润从2.88亿元更是跌至不足200万元,延续了2019年以来的下跌趋势。
呷哺呷哺业绩表现和股价走势让不少卖方机构尴尬。在呷哺呷哺发布2020年报前后,不少券商还在高调看多,譬如安信证券研究员刘文正预期,呷哺股价有望在6个月内涨至29.4港元;国元证券香港公司的研究员陈欣认为呷哺呷哺股票仍可持有,目标价11港元。但最终被事实打脸,目前呷哺呷哺的市价仅有8.51港元。
涨价策略走进死胡同?
呷哺呷哺为何会沦落至此?曾服务于多家大型连锁餐饮公司的李先生向《红周刊》记者指出,去年以来,呷哺不仅扩张明显放缓,在其传统的“主场”华北区域的经营也出现了下滑,“主要是最近两年呷哺的店面和价位普遍做了升级,初衷是想提升品牌形象,但实际过程中反而丢失了原有价格实惠、性价比高的特色和优势,变得高不成低不就,也就被相当一部分老顾客所抛弃”。
事实上,对于涨价策略,呷哺早已执行多年。呷哺前高管王先生(化名)向《红周刊》记者回忆,2010年前后,呷哺的人均消费还不到30元,“包括一份肉、一份750克的蔬菜拼盘,总价和麦当劳差不多,那时顾客更倾向于选择体验更好、更有性价比的呷哺”。彼时也是呷哺的高光时刻,据他回忆,北京的有些门店即便在工作日,翻台率也都能达到9~10次/天。对于今昔的强烈反差,王先生不胜感慨。
呷哺启动涨价策略和上市有关的。2014年12月底,呷哺成功在港IPO,但上市初期并未得到港股投资者的认可,2015年全年股价跌幅超过了4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呷哺管理层选择通过涨价来提升基本面。
“2015~2016年两年间,呷哺的实际人均消费就提升到约50元。”王先生表示,涨价不是不可以接受,但从产业规律的角度,必须给客户提供价格较低的菜品可选择,“就像麦当劳,既有几十块一份的新品不断推出,也保留了十几元一份的麦香鸡汉堡套餐。”
对于呷哺的经营策略,招商证券分析师丁浙川在研报中指出,呷哺呷哺在2015年前还定位于中低端消费,客单价不超过50元,翻台率接近4次/天;2017年后定位提升为中端,并开启轻正餐化,人均消费上限提升至80元;2019年推出的in xiabuxiabu,意味着呷哺3.0时代,偏中高端市场、人均消费也达到110元;去年推出的LIGHT-POT对应呷哺4.0,又回到了人均消费不超过80元的中端定位。
“消费者的想法很简单,对呷哺的品牌依赖并没有那么高。”如果仅仅涨价,服务没跟上,那顾客完全可以选择商圈内诸多其他的餐饮品牌。可供佐证的是,在人均消费金额上升的同时,呷哺翻台率明显下滑,从2017年的3.3次/天、下降到2020年的2.3次/天。对于这一变化,公司年报仅仅解释为疫情影响及外卖业务的替代效应。
华东华南市场迟迟无法突破
门店扩张方面,截至2020年底,呷哺+凑凑门店已达1201家,但管理难度也在加大。此外,在餐饮业的关键市场华东、华南,扩张速度也是不如人意的。国元国际研究员陈欣在研报中指出,“呷哺呷哺品牌年初计划新开100家门店,但因疫情及品牌调整影响,进度不及预期”。另外,凑凑开店速度也在放缓,截至今年5月,仅新开店4家,而年初确定的开店目标是70家。
一方面,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此前曾表示,呷哺的门店规模将对标肯德基,曾喊出过“只要有肯德基的地方,呷哺就要比肯德基多一家店”的口号。但另一方面,贺光启又一直希望在呷哺的门店和形象提升方面取得突破。如此一来,公司的经营战略不可避免地就存在了自相矛盾之处。
对于贺光启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