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法是不计算的
成型、盖面、干燥等工序的成本,分步法是不计算的。如果计算,那就是作业成本法了。
(2)分步法除了产成品,还需计算半成品成本,而半成品水丸和产成品十粒盒装水丸一样,都可以作为产品品种,所以分步法就是品种法。
(3)成本计算在手工状态下,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是需要区分的。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计算产成品成本,向左进行的过程,就是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直接计算产成品成本,向右进行的过程,就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如图1-1所示。
(4)在信息化环境中,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是不需要区分的,如同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明细账和总账是不需要区分先后顺序的。这仅仅是查询的问题,而不是计算的问题。明细账、总账等各类账簿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在满足不同的查询需要时,对凭证进行不同数据的重组和不同形式的再展现。同样道理,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只是按不同需要拼接出的不同视图,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物理表。两者本质是完全一样的,都是来自最底层最明细的料、工、费的组合。
图1-1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
三、细致的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理论的萌芽
作业成本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传统成本核算对制造费用的乱分配。
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如图1-2所示。
图1-2传统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核算下,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为某种产品发生的,可以直接追溯至某种产品,因此不用分配;制造费用是为多种产品发生的,不能直接追溯至某种产品,因此需要分配。
传统成本核算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准确地在不同产品间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选用单一分配标准,效果难以让人满意;选用多个分配标准,赋予不同权重后形成一个复合分配标准,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在反复摸索后,问题依然无解,人们不得不换个角度,不再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推敲这个问题的本身,即不再思考如何向产品分配,而是思考为什么要向产品分配。终于发现,制造费用直接向产品分配,犹如没有桥梁却想过河,我们需要在制造费用与产品之间搭起作业的桥梁,制造费用先向作业进行分配,再向产品进行分配。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这样,作业成本理论就诞生了如图1-3所示。
图1-3作业成本理论的萌芽
相对于产品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核算显然是更精益的。
任何一种新理论,总会创造一些新概念,作业成本理论也是如此。它的主要概念有:
(1)成本动因,包括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资源成本动因,就是制造费用向作业进行分配的依据;作业成本动因,就是作业成本向产品进行分配的依据。
(2)不同层级的作业。作业依据作业层级划分为维持级作业、产品级作业、批次级作业和单位级作业。维持级作业,就是为整个工厂,即所有产品发生的作业;产品级作业,就是为某种产品发生的作业;批次级作业,就是为每一批次产品发生的作业;单位级作业,就是为每一单位产品发生的作业。粒度越来越细,范围越来越小,单位级作业是粒度最细、范围最小的。
3.作业成本库,就是不同作业层级的资源耗费。不同作业层级有不同的成本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4不同层级的作业成本
(二)作业成本理论的初期
作业成本理论是针对传统成本计算的弊病提出的。在萌芽阶段,它更像是传统成本理论的自我修正与完善,而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到了初期阶段,它终于摆脱了传统成本理论的羁绊,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架构。
作业成本理论在解决制造费用分配问题的同时,人们发现,作业不仅是为产品发生的,可以解决产品成本的问题,而且也是为生产任务单及其关联的订单、客户发生的,因此可以解决客户成本的问题。另外,作业由班组提供,归属于工作中心和成本中心,因此通过作业成本,也解决了班组成本、工作中心成本、成本中心成本的问题。
一方面,理论来源于实践。正是在传统成本计算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了制造费用分配不合理,产品成本扭曲这一问题,才提出了作业成本理论。另一方面,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可指导更广泛的实践。作业成本理论不仅解决了制造费用分配不合理,产品成本扭曲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更广泛的其他问题。
传统成本的理论框架是以产品为中心,基于产品成本核算客户等其他维度的成本,客户与产品是先后关系。作业成本的理论框架是以作业为中心,基于作业成本核算客户、产品等其他维度的成本,客户与产品是并列关系。
这样,产品的中心地位被撼动了,传统成本的理论框架就消亡了,包括多个维度的成本对象取代了产品。在成本对象中,产品维度继续存在,但不是作为中心存在,而是作为众多维度中的其中一个维度存在。
相应地,与产品有关的概念也随之消失,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相对于产品而言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相对于成本对象而言就不是直接的了,它们和制造费用一起,统称为资源。这里说的资源,不是生产线、人员、设备,而是费用,因为资源消耗的价值表现形式就是发生的各项费用。
初期的作业成本理论如图1-5所示。
图1-5作业成本理论的初期
下一篇:我们的连贯思路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