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你拿便宜的、低品质的东西就能满足屌
所有人都在用微软的产品。我问各位,爱乔布斯的人多,还是爱盖茨的人多?今天的人们会尊敬一个伟光正的人,但不会爱一个伟光正的人,却会爱上不那么完美、有一些缺点和瑕疵的人。
我们来看小米。
雷军本人不是一个邪的人,他塑造的是一个“伟光正”的形象——学霸、IT劳模。所以,大家对雷军的情感,比不上对小米的感情,因此,小米是产品型社群。
大家是否看过小米拍的短片——《我的时代》,这个片子努力想塑造一种情感——我们的时代来到了。小米还有一个著名短片——《100个梦想赞助商》,里边也是塑造了某种调性。
我再强调一下,互联网品牌的情感体验超过功能体验,所以对品牌来说,过去品牌是为了建立认知,今天品牌是为了建立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关联。
用什么来关联?用情怀来关联。
罗振宇说过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他说:“我就是导游手中的那杆小旗儿。”这个小旗散发了某种调调,喜欢这个调调的人围过来,并且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在今天这个时代,沟通越顺畅,人却越孤独。
审美与情怀(下)
有一篇文章叫《小米布局初成,老雷四驾马车破局》,里面写道:“小米是一家卖归属感的公司,通过MIUI、社区、品宣等一系列运作,诞生了一群被称为米粉的用户死忠,跟果粉、煤油(魅族的粉丝)一样,这样的粉丝狂热、品牌忠诚度高。想象一下,这个世界上有比这更便宜的事情吗?花1999元买一部手机,你就可以入会成为米粉一族,交流壁纸、主题、应用心得,你能够找到同一群人的归属感,你们是发烧机友,享受人群中特别的感觉。”
各位想象一下,开发布会的时候,是你给客户送礼,还是客户给你送礼?如果小米手机仅仅是功能产品,按照工业时代的逻辑,应该是你给客户送礼。但是,小米的粉丝却送礼物给小米。小米的粉丝参加小米的发布会要自买门票,这是在寻找归属感。
小米就是商业宗教,宗教的核心是什么?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雷军说:“一切以‘米粉’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
张小龙说,“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既有生存感的压力,又有存在感的渴望,这群人就是‘屌丝’。”
我理解的屌丝其实是一种反讽文化、自嘲精神,而非社会身份。“真屌丝”的特征是既要物质,更要精神,低价不掉价。不要以为你拿便宜的、低品质的东西就能满足屌丝。真屌丝在物质之上,反而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马佳佳在一次分享时说,我们今天进入了一个精神消费的大时代。今天的90后,不曾在温饱线挣扎,不再关注商品的本质功能。独生子女更需要强烈的族群认同。关注点不再是产品是干嘛的,有什么效果,而是消费过程能给我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能证明我是什么样的逼格。肉身终将玩不出新的花样,当产品不再是产品,将会迎来一场持久的精神征战。他们向往的是价值观层面的契合和精神引领。
褚橙卖的不是橙,是永不放弃;陈欧卖的不是擦脸油,是做自己;ROSEONLY卖的不是花,是承诺;黄太吉做的不是煎饼,是中国梦。
赫畅说,当黄太吉在纽约开店的时候,中国梦才真正实现,就跟麦当劳要开到全世界一样。其实煎饼跟中国梦有关系吗?
马佳佳说:“生于1982年,谁谁谁,做了什么什么,这一切只有关于品牌历史,无关于品牌灵魂。什么是品牌故事?基于某种特定人群,反抗了某个敌人,激励了某种心智,抚慰了某个伤口,渲染了某种生活场景,‘让用户得到一种怎样的灵魂加持’,满足了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意淫,最终通过消费行为来实现。”
我们知道小米的主力消费人群是20~30岁的理科的宅男。20多岁的男生,其实在社会上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是小米牛就牛在“用‘青春’二字,让拿着699元红米的小屌丝,在50岁的土豪面前,变得昂首挺胸。”这是小米给20多岁的年轻人的一大激励,这不是小米特别奇妙的一个地方吗?
《万万没想到》中的王大锤“用屌丝最大的筹码‘幽默感’,让一切端庄严谨高大上变得黯然失色”。你会发现很多艺术作品,电影、音乐、绘画里都蕴含着这个调调。
Q:我没有用小米手机啊!
我周围的人也没有用小米手机啊!
小米手机不可能这么火吧!
A:我们已经沦落为2C消费的“垃圾”了!
有一次我讲课的时候,课堂上有人说:“我没有用小米手机啊!我周围的人也没有人用小米手机啊!小米手机不可能这么火吧!”对于我们40岁以上的人,我要说句狠话,我们已经沦落为2C消费的“垃圾”了。
我在说什么?几千元钱的2C产品消费,谁最有敏感度?是80后,尤其是85后的人,甚至90后。越年轻的人对2C消费越有敏感度。所以40岁以上的人,如果用你的眼光来判断下一代应该做什么产品,一定会失败。
马化腾说过两句话我特别感动。第一句话是微信出来以后,马化腾说如果微信不是出在腾讯我们就完了。第二句话就是“我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虽然我们干这行,却不理解85后、90后这些未来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他举了个例子,美国有一款APP叫“阅后即焚”(Snapchat),他说我根本不理解,有什么用啊?结果这款软件卖了20亿美元。
马化腾说:“你什么错都没有,就是错在太老了。”我们有两类人,一类是移民到互联网时代的,
上一篇:而不是认真思考是否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