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 Pin Xing She Qun _Hu Lian - Li Shan You_21
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一言以蔽之叫做B2C模式,是先生产出来再销售,所以,必然有库存。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交互手段的变化,企业可以跟用户直接建立连接之后,再生产,这就是C2B模式。先找到用户,就不需要广告费,而且产品直接卖给用户,没有渠道费,没有库存。
再来看一个淘宝上的小店——天使之城(后来卖给了裂帛)。它的老板到世界各地去旅游,比如说她到东京旅游,买了东京的帽子、项链和服装等,一打扮,拍照发给她的粉丝。然后接受粉丝下单预订,接下来再生产、发货。这就叫C2B模式,为什么能这样?因为有粉丝。
今天做电商能否成功,前提是有没有粉丝。有粉丝的电商叫社交电商;没有粉丝的电商,需要花钱去买流量,融来的资金连推广的费用都不够。还是回到那句话,先有了粉丝之后,这些问题全部都能解决。所以,预售电商的核心是信用和势能:第一,我相信你;第二,我愿意追随你。
罗振宇说:“没有粉丝的品牌是没有未来的。”这句话非常打击人,事实上绝大多数公司是有销量无粉丝。雕爷讲了一句更狠的话:“光有顾客是不够的,要有粉丝;光有粉丝也是不够的,要有‘脑残粉’。”什么是“脑残粉”?就是纵你虐我千百遍,我始终待你如初恋。
我们听到“脑残粉”第一反应认为这是低端弱智的称呼,其实《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的英文定义“True Fans”更准确,即粉丝跟品牌能够产生一种超越商业利益的情感关系。
为什么可以没有库存
今天看一个品牌好不好,就是看它有没有“脑残粉”。如果你觉得“脑残粉”这个词难听,也可以换成“铁粉”。如果你没有铁粉是很难做社群经济的,社群经济是铁粉的函数:社群经济=f(铁粉)。
你说你有很大销量,每天卖出多少产品,一点用处都没有,没有粉丝,市场很快就会把你淘汰。事实上,只有销量和顾客,没有粉丝,是大多数企业的现状,这是很危险的。
小米有多少铁粉?小米其实最多只有10万铁粉,铁粉是非常难得的。
如我之前所讲,小米在第一年卖掉了700万部手机,而其中买了2~4部的重复购买用户占了42%。换句话说,这10万人是小米真正的铁杆粉丝,他们既是小米最早的用户,又是小米的销售员。
我们来看一下小米如何与粉丝“合谋”上头条,用爆款能量换媒体流量。
2012年11月,小米与新浪微博合作,5分14秒,5万部小米2被抢空,预约人数达130万人,转发量达到233万条,增加粉丝80万人,上百家媒体报道,百度搜索有30万条相关新闻。
2013年8月12日,小米与腾讯空间合作,90秒内,10万部红米手机售罄,745万人预约,粉丝从100万人增加到1000万人。
2013年11月11日,小米与天猫合作,开场3分钟后,交易额突破亿元,33万部小米手机销售一空,成为天猫双11销售冠军。
2013年11月28日,小米与微信合作,9分55秒,15万部小米3被抢购一空,193.8万人成功预约,小米手机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超过500万人。
2014年4月8日米粉节,小米通过官网,单日售出130万部手机、52万个活塞耳机、17万个米兔玩偶。
“U盘逻辑,插与被插。”
“罗辑思维,制造顶级势能。”
小米2014年的米粉节,一天的销售额是15亿元。最可怕的是,小米电商可能每周都会如此。按此粗略地估算,一年按52周算,如果每周能达到15亿元,一年就能达到七八百亿元的规模,所以说小米是一个现象级的成功。而所有这些活动,既是营销活动,也是市场活动。
那么,小米为什么要做这些活动?其实是为了提高小米的势能。对一个社群来说,势能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势能,是不确定性中的制高点。在一个不确定性时代,你的势能高,人们就会主动与你发生连接,你的认知流通成本就会下降,你的连接成本也会下降,所以,势能越高,连接成本越低。罗振宇将其总结为“U盘逻辑”,是插与被插的关系,而罗辑思维就是要制造顶级势能。
零渠道费就在一戳之间
传统手机厂商在渠道成本上花费巨大,约为销售收入的25%~33%,而小米之所以能把渠道成本砍掉,是因为小米有电子商务网站,2013年小米67%的收入就来自于它的电商网站。你以为小米是一家手机公司,其实它已经是中国第三大电子商务平台,仅次于天猫和京东。
手机厂商适不适合做电商?太适合了。它可不可以卖配件,卖耳机,卖电源,卖服装?可不可以卖其他的衍生品?当然可以!
小米做手机,真正的杀手锏是电商模式。小米电商与其他电商的不同之处:第一,它是自有品牌电商;第二,预售电商;第三,社会化电商或者叫社交化电商。小米的流量不需要购买,所以小米电商模式能够去掉中间所有的渠道,把中间成本降为零。
零渠道费
如果一瓶啤酒零售价10元,原材料和生产成本1元左右,大约90%是中间成本。如果一瓶矿泉水零售价1.5元,水和包装成本1.8毛,大约90%是中间成本。几乎任何一个快消品的零售价格都是生产成本的10倍左右。
互联网有几个层次,最低的就是用它来提高效率,互联网可能不能改变那10%的生产制造成本,但可以把那90%的中间成本变为0。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力量所在。
我们不妨来看看几位国内领袖级企业家对互联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