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抗震救灾已成中国式危机管理经典案例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可以说是全国齐动员,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抗震救灾,那么这次的危机管理应该说是做得非常出色,会不会成为一个典范,我们再来听听朱文晖先生是如何来看的?
朱文晖:从这两天的表现来看,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大的自然灾害,从美国的“卡特里娜”到印度洋的海啸,到旁边的缅甸风灾,中国这次包括台湾当时的9·21,中国这次做的都是最出色的。
朱文晖: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次它其实是今年是中国执政年里的一个大考年,因为今年首先我们就碰到冰雪灾害。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次的应对好像是不尽如人意的,我想也是正因为有那次的一个教训,才造成了这次的一个非常快速的这种反应。
这种反映出你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在提高,但我们也看到,可能还有大考。包括我们看到前一段时间,奥运的火炬事件在海外的传递过程当中,遭遇到了一系列的冲突,也包括即将举行的北京的奥运会,大考可能还在后头。
我想也就正好是在这种面临大考的情况之下,中国的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的政府的决策部门,是一种高度紧绷的心态,出现问题他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反应,才能把各种预案快速用起来,才能把人员迅速调动起来。
如果我们从危机管理来看,你就发现这次的反应是非常符合危机管理的应对之策的。出现一个大的危机,第一时间要反应是最高领导人,这是危机管理的第一原则。
所以我们看到主席他第一时间发布重要指示,全力抢救伤员。第二个原则,以人为本。也好,也好,都说全力抢救人民的生命安全。
朱文晖:所以去那儿之后,第一时间到了瓦砾堆旁边,当场余震不断,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理,当场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迅速打通通往灾区的道路。
朱文晖:虽然他是学地质出身,但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比较大的余震,可能就会造成巨大的危险,他是不停出现在各个地方,就只要交通一恢复,他就过去。
第三个就是统一指挥,就是要用足够权威去统一指挥,所以你发现其实就这次的布局而言,是在北京统一指挥,因为他在北京统一指挥其他的相关的部门,包括军队。
朱文晖:所以地震发生之后,马上他就会有一种不安定感,比如说会不会有第二次地震啊?地震会不会转移到人口密集的地方?特别像北京这样的地区,它经历过当时的唐山大地震,而且时不时它就有余震。
所以在这个时候,权威的机构发出准确的消息,去迅速戳穿各种谣言,去稳定民心和军心,稳定军心就非常关键。同时理坐镇在前线,就能够迅速平抑当地各种紧张程序。
我们看到虽然这次越往后续的发展越发现损失越大,自然的条件越恶劣,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没有出现怨天尤人,对吧?
朱文晖:而且是大家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救援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第一部分,就是国际上的这种批评、质疑的声音会大幅度的减少,反而大家是赞扬这一次。
但是我们就看到,就是离真正去战胜这个还有一段距离,毕竟未来留给我们的时间去抢救伤员,去进行彻底的搜索的时间不多了。而且现在到目前为止,大型的设备还是进不了灾区,所以还得继续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把这个事情去进一步的做好。
朱文晖:但是我们从整个动员的力量和信息的发布来看,包括到现在整个全国都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而且大家就迅速把这种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地方来。
导读:“从我们收到地震强度为7.8级的信息,我们就做出判断,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王振耀解释说,但是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规定,对于“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的Ⅰ级响应,需要国家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国务院提出启动Ⅰ级响应的建议,由国务院决定进入。 [点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