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3)不存在。
您当前的位置: 抖音公关 > 公关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

作者:admin 时间:2021-09-23阅读数:人阅读

  我还记得,边江 [1] 在2010年的盛大在线产品经理第一届培训会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产品的成功,“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

  产品经理的苦衷在于,做了所有正确的事,实现了所有需求并且完成得非常漂亮,可是如果运气不好,产品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那么一个运营人员的成功靠什么呢?如果要我说,可能是“七分靠实力,三分靠运气”。

  运营人员的苦衷在于,运营需要积累,无论是实力的积累、经验的积累,还是对用户了解程度的积累、对数据敏感程度的积累,这其中的时间、实践、反思、错误,全都是消耗品。创意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消磨,手段会随着用户的熟悉而失效,最后能够留下来的,是运营人员长期磨炼出来的敏锐,是对用户熟知的引导手段的集结。

  作为一个运营人员,你需要掌握每天流量、数据的变化,洞悉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运营数据的因素,掌握所有可以提升运营数据的手段。难吗?难。

  作为一个运营人员,你需要时刻记住自己的KPI,并且懂得如何通过正当的手段去提升真实的KPI。苦吗?苦。

  我们前面也提到,运营要“跟到底”,那么什么是“跟到底”?

  产品的需求从用户中产生,在漫长的开发、测试、上线之后,产品经理的任务却并没有结束,产品经理还需要通过各种数据和渠道的反馈来了解这个上线的功能或者设计对用户到底有没有用处,用户究竟有没有去使用;如果用户使用了,那么如何让这个功能或者设计变得更好用、更值得用;如果用户没有使用,那么为什么他们不用,需求对应的功能或者设计是否有问题,还是缺乏功能的引导和说明。

  运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运营指标是为何提出的,运营做的一堆工作究竟对指标有没有帮助,是否还可以持续地提升效果,是否需要将运营手段固化为产品模块,这就是“跟到底”。

  我们经常听到运营人员的抱怨:“辛辛苦苦做活动,产品的指标上去了,结果呢?好处都让他们拿去了,我们累死累活的,都没人知道,更别提称赞我们了!”很多运营人的心中都曾经或者正在有类似的内心独白,但是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产品与运营其实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他。

  我们始终应该明白如下两个准则:

  第一,永远不要奢望可以对一无是处的产品进行运营,更别幻想通过运营让这样的产品起死回生甚至走向成功。

  第二,永远不要以为产品的设计完美到无需运营,即便是能够实现自运营的产品,也依然需要持续的运营引导才能达到自运营的状态。

  产品与运营其实就是一对二位一体的孪生兄弟,不可分割,也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离开了彼此,这两个岗位几乎都毫无价值。

  开阔的职业发展道路

  我一直都坚定地认为:运营工作做得好的人,堪比万金油,价值连城。因为运营人员几乎什么都要懂一些,一般来说,通过大量的实践,你至少会精通其中一项,甚至样样精通。运营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其实并不像运营的工作职责和对应的工作内容一样苦哈哈,相反,运营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非常开阔。

  如果我们用人力资源来做类比,运营人员的职业发展轨迹与人力资源其实相当类似。

  人力资源的工作内容按照大类划分,包含招聘管理、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薪酬制定与管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者很少有人三项皆通,至少起步时一定是以某一个分类来入门的,随着工作的锤炼和经验的增加,可能会在其他分类工作中进行换位。我们通常看到的人力总监的任职要求,往往是三项全能。这很容易理解,一个三项皆通的人事工作者,其工作经验一定是牢靠的,如果在三项大类中都游刃有余,那么除了一个人力资源总监的头衔可以胜任,甚至还可以挑战一下VP(副总裁、副总监等职位,泛指所有的高层副级人物)的头衔。同样,很少有人力资源对这三项工作的任何一项都不精通甚至不知道怎么做,因为这样的人力资源在职场上是无法生存的。

  很多人会反复纠结于“做运营是否能够学到东西”、“会不会做了很久还是一个小运营”等问题。其实,职业发展问题是所有职业都会遇到的,而从事一个职业能否学到东西,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每个人在职业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同,所以每个人在职场上的发展绝对不是完全相同的,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环卫工人日复一日的扫大街,是否就一定没有职业发展前景呢?如果有这样一位环卫工人,他对扫过的每一条街道都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时间垃圾多、什么时间垃圾少,哪些类型的垃圾好处理、哪些难处理,什么样的工具更方便处理什么样的垃圾,那么,他是否有可能指导其他环卫工人工作,获得职场上的提升呢?

  我不知道准确的答案是什么。但是,因为大多数人只会盯着自己负责的那一亩三分地,甚至只关心眼前看到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不断突破自己,而有些人只能乖乖地在一个岗位上“任劳任怨”数十载了。这不仅仅有心态、机遇的原因,也和自身的努力有关系。

  让我们回到运营工作。?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

标签: 危机公关
会员头像

admin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