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3)不存在。
您当前的位置: 抖音公关 > 百度

我们的大脑如何被改变了

作者:admin 时间:2021-09-27阅读数:人阅读

  序言 看门狗与入户贼:我们遭到了互联网的侵犯

  我变成了机器人:失去了以前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如何被改变了

  大脑的工具:技术一直都在塑造着我们的大脑

  我们大脑的力量:从图画的演化说开去

  互联网的超凡魔力:它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

  图书依旧:互联网改变不了的事实

  网民的大脑:被重塑着,被折磨着

  谷歌是上帝还是恶魔

  记忆哪里去了:做互联网的奴隶还是看客

  面对互联网:我们已经丧失了人性

  后记 计算机的智慧

  序言一

  在喧嚣的网络时代,卡尔的这本书无疑是一服清醒剂。

  当你试图浏览这本书的目录,打算让自己稍微定定神的那一刻,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一条短信让你的注意力顷刻转移……

  那么,恭喜你!你就是这本书的最佳读者。

  ——段永朝

  序言二

  献给我的母亲,并纪念我的父亲

  推荐序一:传媒即思维

  我的猫做梦了。

  因为天冷了,我将放养在山中的波斯猫班尼重新带回家。放养之前,班尼从来不做梦;重新家养后,班尼有个变化:开始做梦了。一天半夜,在我工作的时候,忽然听到班尼开始说梦话,它喵喵地叫得像它小时候那样,眼睛却紧紧闭着。过了一会儿,它又开始频频蹬腿,好像在抓猎物。我知道,班尼这是在做梦。

  做梦这种“活儿”,连猫都可以胜任,可见,弗洛伊德想通过对梦的研究来解析人的本质,结果充其量是把人研究到猫的水平。猫能像人那样做梦,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做梦不需要工具。从事需要工具才能进行的信息活动,是人区别于猫的主要地方。在这点上,麦克卢汉显然高于弗洛伊德,因为他说“传媒即是信息”。这意味着,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媒介(工具)方式决定人的信息方式,相当于信息生产力决定思维生产方式。“传媒即是信息”这个著名论断,首先就把我家的猫排除在外了,因为我家的猫除了拿报纸磨牙之外,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传媒。

  《浅薄》这本书,核心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一、提出问题的角度

  围绕“传媒即是信息”这条主线,作者思考的是,随着人类媒介工具的革命,人本身的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这个革命性的媒介,将怎样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这本书大半部分内容的聚焦点都在于:在互联网这种“新造纸术”出现后,“力图搞清楚自己头脑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可怜猫头脑中的信息,不会随传媒改变而改变。)

  作者的逻辑,是从“传媒即是信息”这个基点展开的,这个命题的前半部分是传媒,即思维上的生产力工具(中介)的变化;后半部分是信息,即思维上的生产方式,也就是大脑运转方式的变化。对第一个方面,作者指出:“互联网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在众多影响人类思维模式的工具当中,互联网是最新出现的一种工具,这是对它的最佳理解。”“除了字母和数字之外,互联网可能是引起大脑改变的唯一一项最有力的通用技术。最起码是自有书籍以来最有力的一项技术。”对第二个方面,作者认为,“只有在智力发展史的全面背景下来观察,才能对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作出正确判断。”他最关心的是:“使用互联网会对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影响”。

  二、结论的含义

  《浅薄》这本书思考的结论,体现在书名“浅薄”之中。用我的话解释就是:工业化思维方式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浅入深;信息化思维方式是透过本质看现象,由深入浅。后者达到的,就是浅薄,而浅薄比深刻境界更高。

  浅薄,在汉语中带有贬义,但在本书中却不是贬义。思维上的浅薄,一般是说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因此,它是与现象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一般人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总是觉得本质高于现象,因此深刻好,浅薄不好。但我们不知道,这种思维方式(相当于“传媒即是信息”中的“信息”),是特定思想工具(相当于“传媒即是信息”中的“传媒”)决定的结果,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所说的那种“洞穴之见”,“有效期”不过二三百年。人类第一个为现象正式翻案的大思想家是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他提出“回到事物本身”(又可译为实事求是)的著名命题,一举扭转了工业革命后过分注重本质的思维方式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改革就是摆脱“深刻”的教条而尊重“浅薄”的实践并取得成功的范例。《浅薄》这本书是从传媒——从造纸术到互联网——演变的角度,对回到事物本身的思维方式的一次有趣探析。通过本书,人们赫然发现,真正使现象式思维成为可能的生产力,就是互联网传媒。超脱于工业化这个区区三百年的短期事件,回到思维方式的历史本然状态就会发现,现象式思维,包括碎片式思维、并行式思维、协同式思维、非线性思维、创新式思维……这些与互联网传媒高度匹配而具有“浅薄”特点的思维方式,与黑格尔时代传统工业化“深刻”思维方式格格不入,却正是人类大脑演进的方向。

  三、具体内容的看点

  (一)新意在何处

  《浅薄》这本书比较有独特价值因而值得一看的具体内容,主要在于比较互联网之前和之后两种不同传媒方式对思维方式产生的新旧两种不同范式的决定性影响作用。作者说:“就像麦克卢汉预言的那样,我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

标签: 百度负面
会员头像

admin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