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者的任一方向
对于那些想要与社交网络中的消费者联络起来的企业而言,道理是同样的。如果你没有有趣的谈资,也没有值得贡献的价值,客户要么开始忽视你,要么主动断掉与你的联系。这时如果操作不慎,发帖后就不仅仅是后悔了,还负上了重重的经济风险。
流行的薄纱后,是否潜伏着注意力破产的危机?
虽然每个Facebook用户拥有的社交关系网的规模平均只有130人,但社交网络中也存在更为积极的用户,他们以更庞大的联系人群来建构社交网络。在美联社和网络媒体mtvU 的调查中,学生用户平均拥有 500个好友。Facebook和Google+都设置了5000人的好友上限,意味着任何人的好友数量都不可能超过这个数值。如果我们把社交物理学引入这个等式,那么便可以说网络社交引发了信息速率和互动速率的显著增长。在这两者的任一方向,网络社交都造成物体——也就是我们自己——的位移。简而言之,互粉好友的增长意味着互动频率的增加,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
除了带来社交网络压力和发帖懊悔情绪,社交网站还有可能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比如,一些学生由于过度流连社交网络,在学业上表现落后。《纽约时报》就报道过韦塞尔·辛格的故事:他是加利福尼亚州雷德伍德城一名十七岁的学生,其暑期阅读作业是冯·内古特( Kurt Vonnegut)的《猫的摇篮》(Cat’s Cradle,Holt) 7 。在两个月内,他读完了整本43页的小说。但辛格没有通过传统阅读来了解菲利克斯·霍因涅克博士(小说中的人物——译注)和原子弹发展的故事;相反,他看的是 YouTube上的总结视频。他向《纽约时报》分享这样做的原因道:“在YouTube上你可以用六分钟了解整个故事,读完整本书太花时间了。我更喜欢想法马上被满足。”
简而言之,就是“人们注意力极易涣散”。人的注意力可伸缩可变化,在一些领域,比如阅读理解,注意力一定会反弹集中;而在其他小事上,诸如同时干很多活儿、品鉴较短的内容,注意力却会不断转移。
研究者认为社交网络、五花八门的联络设备,正在诱惑我们的大脑进入多任务持续切换的运行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丧失了保持注意力和专心致志的能力,这对年轻人的影响尤为巨大。
迈克尔·瑞奇(Michael Rich)是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同时也是波士顿媒体与儿童健康中心的执行总监。他认为年轻人潜在地易受多任务处理后遗症影响:“他们的大脑不会在专心于一项任务时获得奖赏,相反,是在跳到下一个任务时获得奖赏。我们担心的正是现在培养起来的是屏幕前的一代人,他们的大脑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
不过,不是只有年轻人才这样。成年人同样面临着信息爆炸。网络社交疲乏症和注意力破产危机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信息爆炸加剧了更广泛社会内的注意力短缺和混乱。
到此为止,我们观察了拥抱新社交媒体所必经的成长的阵痛。然而问题是,如果网络带来如此痛苦,为什么还要用呢?因为,我们彼此联系、分享,来换取好友的回应;因为,它帮助我们成熟,帮助我们维持相互的关联。
我同样生活在社交媒体里。社交媒体是我工作的地方,是我刷新效率的地方,是我与好友、家人、同辈联系的地方。我从社交媒体中学到知识,找到娱乐。它是我与世界步调一致的方式。但写作本书有时候让我变得胆怯——分心的诱惑实在太大了。与其他联网消费者一样,我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是不是该刷微博了?或者得更新一下状态?有没有需要阅读的新帖子?大家都在谈论什么呢?大家在我的社交脉络图里分享些什么?流行风向是什么?
工作动力和专心程度常常处于破产边缘。我总是胡思乱想,好几个钟头到处神游,像短跑健将狂奔在齐脖子的水池中。但与其他在社交网络中奔忙的消费者相同,我挣扎着,同时也不断适应这种环境。
于是,我们仍然摆弄着Facebook、Google、Twitter,四处签到。当前,关于网络社交价值和前景的争论无休无止,但大家的醉翁之意都不在争论或者预测,而在于研究和学习。就算理论家们变得越来越哲学化,我们也可以钻研社交物理学,研究每一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网络社交并非只有负面影响。相反,只要社交网络被有效利用起来,它必定会改变人类和科技的发展路径。所以,人们会在社交关系中寻找平衡点,减少压力,强化效率。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审视社交关系的过程是持久的。如果越来越多的客户进入社交网络了,那企业还在等什么呢?
不能触及他们,便加入他们的网络
随着网络社交从偏僻边缘移居人文活动的中心,在其一步步的前进中,我们总会找到平衡点。在这个新的边疆领域,我们自身变化出多种多样的身份和理想。而一些企业老板们却怀疑社交网络会对工作有消极影响,因此,许多公司在办公室屏蔽了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网站。
2009年,罗伯特·哈夫技术公司(Robert Half Technology)发现,54%的美国公司完全屏蔽了社交网站,另外19%的公司只允许工作用途连接。在参与调查的公司中,10%的企业允许员工出于私人理由使用社交网站,而16%的企业允许有限的私人使用 8 。核子研究公司(Nucleus Research)则发现将近一半的员工在工作时间登录Facebo
下一篇:更多考虑的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