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前很多生鲜O2O项目都出于资本动机
总的来说,一米鲜供应链环节为C2B模式,最终服务落地则是基于个用户位置的O2O方式。虎嗅认为,一米鲜如果只做应季水果,一来用户可选择性不强会导致粘性不够,二来与线下商贩产品同质化严重,很难形成独特品牌,整体客单也会偏低。没有规模优势也很难在供应商谈判中有议价权,所以一米鲜还以新发地这类线下批发市场为货源地,而原产地直供,是其努力的方向。
虽然一米鲜承诺12小时内送达,但相比天天到家、本来便利这些承诺1—2小时送达用户的时效优势几乎丧失。如果没有价格优惠或商品差异,是很难打动用户选择预售模式。不过在孙鹏看来,1~2小时达都是伪命题,70%的用户购买水果都不是及时性需求,所以自己做好这部分用户才考虑如何做另外30%用户的生意。
警惕生鲜O2O泡沫化
就在一大波生鲜电商转型O2O,生鲜 O2O创业项目扎堆之时,老牌生鲜电商沱沱工社并不热衷O2O,没有自建O2O计划,只是与京东到家进行合作,把需求频次高的商品入库京东,由京东来完成出货。
沱沱工社总经理杜非告诉虎嗅,O2O最终不会出现千军万马,还是几家独大,而自己作为商品提供者,可以在这些O2O平台上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实际情况考虑,探索期O2O投入高成本、低客单,对他们这样的垂直企业而言投入产出比不划算。
“生鲜商品从源头采买到存储、包装、运输,甚至是包材都要花很多功夫去做,对我们这样的垂直小企业来讲核心还是要把商品本身做好,做好O2O生态中商品的一环,才是生存之道”。杜非说,“与O2O公司合作也是借力,生鲜O2O是注重感知体验的业态,如果有O2O公司愿意补贴去做这件事,我们何乐而不为?”
此外,他还指出,生鲜的概念很广,仅从消费频次、客单价、利润率来衡量,并不是所有的生鲜商品都适合做O2O。生鲜O2O一定不能忽视商品的特殊性:存储成本高,易腐烂特别容易变质。而配送时间与用户接收时间不一致,或者拒收产生的二次损坏,这都是生鲜O2O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当前很多生鲜O2O项目都出于资本动机。杜非说,“我了解到同行的情况,可能跟他实际增长情况不太一致。他们自己做O2O可能更多的是从资本面考虑的,因为过去一年O2O非常热,有O2O概念的话融资更容易。而无论是哪家生鲜O2O平台,所承载的商品服务都同质化严重、客单价低。这说明都是在探索阶段,既然探索就需要很大的资本支撑。”
同样,佳沃市集CEO崔晓琦指出,如果做生鲜成本降不下来的话、产品同质化问题解决不了的话,O2O这个概念是立不住脚的。他认为过去的生鲜电商在PC时代B2C模式符合购物场景,但现在是向移动转移的大趋势,而生鲜O2O会明显出现末端运营成本加重,与生鲜电商的运营思路会出现很大程度的差异。
在警惕生鲜O2O泡沫化的同时,虎嗅还发现生鲜O2O仍未解决三个“历史遗留问题”:
(1)生鲜商品同质化,难做长尾商品
受到时令制约,单季基本款产品几乎雷同。长尾商品除了研发只有产品果盘、果汁、下午茶之外,非食品类目,很难带来“啤酒+尿布”的现象。
(2)生鲜跨境无突破
生鲜O2O未渗透到跨境供应链的改造环节,都是基于现有生鲜电商供应链在交易环节提升效率,跨境采购成本高;主要针对高端人群,集中在B2C渠道,O2O仅以单款产品做爆款引流。
(3)生鲜渠道下沉,出现断层
生鲜电商的客单价偏高,决定了消费群体聚集在一二线城市。生鲜O2O在价格和商品基本款上更平民化,难点是在三五线城市扩张,即便有需求,也选对分散,建分仓投入人力的运营成本太高,2小时、1小时送达更不可能。
不管怎样,生鲜O2O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扫二维码分享本篇文章
第五部分
共享经济:#光环与黑洞
共享经济虽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最近几年却始终处于舆论关注和辩论的中心。突然之间,国内冒出一堆Uber的学徒。
共享经济,看上去很美,但里面的坑着实不少。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监管。
2015 年,围绕私家车做“专车”是否合法的争议,伴随着“互联网约租车”监管问题的起起伏伏,吸引了所有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注意。作为共享经济一种表现形式的“专车”,在 2015 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虎嗅选取的这六篇文章,从共享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专车”问题出发,做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对于读者理解共享经济与“专车问题”,十分有借鉴意义。
眼看着,共享经济就会渗透#这9个行业
本文作者寻空,原文发表于2015年7月7日
Uber和Airbnb两只巨无霸独角兽的崛起让“共享经济”一词异常火热,作为共享经济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Uber和Airbnb分别为出租车业和酒店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也让人们看到了共享经济在未来的巨大潜力。共享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并不只会在出租车业和酒店业发挥作用,利用人们业余时间和空间的特点,它几乎可以渗透到各个行业。
从“滴滴?
上一篇:产品开发和集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