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品和项目的感情也会不同
而不那么重要。我一直有个观点,对于能力突出的“大牛”,待遇当然要给够,头衔也可以给高,但是职位却要慎重,很多企业认为能力突出就应该做管理,这个观点我不认可。而且我看到无数这样的坏案例。
第二,担当。
参见前文《机会来自于担当?》。
第三,总结和归纳能力。
以前有个老同学说过,管理其实就是汇报关系,不成熟的管理问题简单说就两条,该汇报的不汇报,不该汇报的瞎汇报。
授权之后,还是存在汇报关系,如果团队本来十分需要其他团队或决策层面的支持和配合,而汇报中没有提及,就可能导致失去一些市场发展机会。如果团队事无巨细各种琐事都汇报管理层决断,这个也是不对的,你在这个职位你做什么呢?
如何做出正确的汇报,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子话题。
第四,爱护团队成员。
有些职业经理人,或者一些自以为很优秀的公司中层,认为自己站在公司层面上,替公司、替老板考虑得多,替员工考虑得少,在一些待遇、利益分配上,和老板步调一致,以此获得领导的信任和晋升。我认为是不对的。
我要强调一点,好的管理者,应该为自己的团队争取权益,爱护团队的每一个人,要做到坚决不让一线员工受委屈,这才是真正替公司考虑。为什么这么说?很多公司的高管、老板,其实并不了解自己公司一线的真实情况,他们很可能只是基于一般的行业常识来做决策,作为中层的管理者,如果发现一线员工受委屈、被压榨,应该主动提出来,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我说一个秘密,互联网时代的效率往往来自于创造力,不论是程序员、设计师、运营人员、产品人员,均需要通过不断地思考产生工作价值,而不是机械地完成指定事务。在这种背景下,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极大,让员工开心地工作是最能提升工作效率的,看看谷歌、Facebook的企业文化,就能明白这已经是行业共识,再用机器化大生产的管理方式来压榨员工效率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管理者,如果不知道为员工争取权益,为员工的委屈打抱不平,我认为是不合格的。
其次,是达成目标的一致。
一个公司,最怕的事情是,主要的负责人,目标不一致。
之前看过这样的案例,一个创业团队,几个合伙人,和投资人聊了一个下午,几个人讲出不同的十几个方向来。我其实也遇到类似的案例,包括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创业团队,开始创业者请来有相当才能的合伙人一起做事情,但是因为对发展目标的判定不一致,而分道扬镳。
所以,要不断明确和沟通,你所信任的人,你希望替你分担重要工作的人,是不是和你对公司,产品的大方向、目标完全一致,这一点,必须要确认清楚。
再次,是循序渐进。
授权也是一种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特别是创业者能力具有明显优势的时候,信任其他人确实有难度,但是必须要敢迈出第一步。不过我也认为,不要迈得过大,毕竟创业者对项目本身投入的心力和感情太大,而且创业初期可以说步步惊心,很可能一个疏忽就全军覆没。所以,对于放权的步骤,创业者确实没必要为了放权而放权,还是要基于业务的成熟度和人才的成熟度,按照步骤来。但是一些风险可控的领域,我建议还是要敢于放,坚决放。核心员工得到授权,对产品和项目的感情也会不同,其情绪也会得到正向激励,一些开始看上去笨笨的人也会提出一些好的想法和主张,毕竟谁都希望得到认可,谁都希望得到尊重。
赏罚分明
所谓领导力,往往并不是说你作为大老板需要的才能。在一个企业里,你作为一个总监,一个经理,乃至一个组长,都需要领导力,而在这个状况下,你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自我定位,你要为谁负责?为你的上级,公司,还是团队。这个问题,其实难倒了很多人。
那么有人说,双赢不可以吗?理论上,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益一致,大家都能分享胜利果实,但实际中往往很难做到,因为很多时候员工的表现不那么容易量化,以及一些公司管理上的烦琐和复杂,很多时候,团队的管理者往往不能很好地保证团队的利益。
网上常说的一句话,员工为什么离职,一是钱没给够,二是受委屈了,而这两点,往往都与基层或者中层管理者直接相关,因为公司大老板往往并不能明确这里存在的问题,而员工的委屈和不满得不到有效的排解,所以才会离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能对其团队中这样的问题有足够的洞察力,并有真正的解决思路,如果一个管理者以媚上为竞争力,一味地遮掩问题,那么他的团队就会人心涣散,逐渐失去竞争力。
我认为,不能替员工伸张委屈,不能替员工争取权益,不能替员工彰显业绩的管理者,不是一个好的领导。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一个聪明的公司老板,绝对会理解这一点,团队成员工作心气顺,情绪好,才会有产出。还是重复那句话,互联网行业是最依赖人的创造力的,你让员工有好心情,工作效率就会高很多,对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件合算的事情。你以为替公司省了开销,替老板节约,觉得各种为BOSS考虑,结果人才心情不爽,纷纷外流,你最后却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很多所谓行业高管都犯过这类错误。
以前我提过类似的案例,在美国,一家本来不错的公司,有行业内令人羡
上一篇:5.评选规则要详细
下一篇:对利好的解读产生了结构性的机会